(一)Piaget 二期論

  1. 無律期:5y 前 → 不具備道德規範的概念。
  2. 他律期:5~8y → 依據他人訂的規範思考判斷,對規範作表面的解釋,根據行為後果的大小來決定該行為的對錯。
  3. 自律期:8~9y → 開始認識道德規範的精神與目的,不再盲目接受他律規範。

(二)Kohlberg 三期六段論 ★

  1. 道德成規前期 → 服從權威所強制訂定的規則
  2. 道德成規期 → 服從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接納及維持社會秩序
  3. 道德成規後期 → 以廣泛的正義原則來定義對錯

(三)Gilligen 對 Kohlberg 的批評

  1. 性別取樣不足:只根據男生的道德發展結果,推論至一般兒童的道德發展。

  2. 忽略道德判斷的性別差異:

  3. 女性道德發展階段

    (1) 個人生存的道德

    (2) 自我犧牲的道德

    (3) 不傷害的道德:堅持自主權且依然關心別人